主要業務
主要業務為採礦業務 – 地下及露天煤炭開採、洗選加工及銷售,和鉀礦勘探;煤炭鐵路運輸業務 – 提供煤炭鐵路運輸服務;甲醇、電力及供熱業務 – 生產及銷售甲醇及電力和相關供熱業務;及裝備製造 – 綜合煤炭開採和挖掘設備的製造。
最新業績
截至2018年0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 50.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 35.0%。 每股基本盈利 0.9411元人民幣。 不派中期股息。 期內,營業額上升 40.6% 至 322.2億元人民幣,毛利率增加 3.0% 至 38.3%。 (公佈日期: 2018年08月24日)
業務回顧 - 截至2018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煤炭業務 (1)煤炭產量 上半年本集團生產原煤5,337萬噸,同比增加1,696萬噸或46.6%;生產商品煤4,850萬噸,同比增加1,378萬噸或39.7%。 (2)煤炭價格與銷售 上半年本集團銷售煤炭5,550萬噸,同比增加1,381萬噸或33.1%,主要是由於:受益於新建礦井投產及聯合煤炭並表,鄂爾多斯能化、兗煤澳洲商品煤銷量同比分別增加358萬噸、1,018萬噸。 上半年本集團實現煤炭業務銷售收入299.31億元,同比增加88.12億元或41.7%。 (3)煤炭銷售成本 上半年本集團煤炭業務銷售成本為165.81億元,同比增加41.37億元或33.2%。主要是由於:本集團位於澳大利亞、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自產煤產、銷量同比增加。 鄂爾多斯能化噸煤銷售成本變動主要是由於:1.新投產礦井配套設施及安全、環保系統材料投入增加,影響噸煤銷售成本同比增加23.38元;2.員工工資增加,影響噸煤銷售成本同比增加9.20元。 昊盛煤業噸煤銷售成本變動主要是由於:1.昊盛煤業商品煤銷量同比下降,影響噸煤銷售成本增加25.23元;2.安全、環保系統材料投入增加,影響噸煤銷售成本同比增加18.57元;3.勞務費用同比增加,影響噸煤銷售成本同比增加24.64元。 鐵路運輸業務 2018年上半年公司鐵路資產完成貨物運量1,043萬噸,同比增加379萬噸或57.1%。主要是由於:本集團優化銷售流向,使報告期內鐵路煤炭運量增加。受此影響,上半年實現鐵路運輸業務收入2.11億元,同比增加72,148千元或51.8%。鐵路運輸業務成本為71,039千元,同比增加4,125千元或6.2%。 熱力業務 上半年華聚能源生產熱力97萬蒸噸,銷售熱力7萬蒸噸,實現銷售收入15,787千元,銷售成本為7,321千元。 機電裝備製造業務 上半年本集團機電裝備製造業務實現銷售收入91,741千元,實現銷售成本79,018千元。
業務展望 - 截至2018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2018年下半年,受全球性貿易摩擦影響,世界經濟復蘇前景不容樂觀,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環保壓力持續加大等多重因素影響,煤炭供需將保持基本平衡態勢,預計煤炭價格在中高位震蕩。本集團將密切把握宏觀大勢、市場走勢,積極採取有利措施,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拓展發展空間,確保全年經營目標順利完成。 優化生產組織,確保實體增量創效。一是清潔高效組織煤炭生產,確保本部礦井穩產穩量,充分發揮內蒙古和澳大利亞礦井增量潛能,釋放先進產能,實現增量創收。二是保持化工電力產業安全長周期運行,促進提量增效;有序推進鄂爾多斯能化、榆林能化化工二期項目建設。三是實施裝備製造產業三年升級提升工程,推進煤機裝備、環保設備高端製造,提高增盈增收能力。 化資本運營,確保資本多元創效。加快推進兗煤澳洲赴香港聯交所上市和兗州煤業A股非公開發行。 堅持「金融服務實體、實體助力金融」策略,做強做優資金運營、金融投資、融資租賃、供應鏈管理「四大專業」,實現多點創效。擇機實施資本運作項目,實現產融深度結合、協同發展。 強化智慧營銷,確保市場協同創效。統籌推進「大營銷、大貿易、大物流」戰略佈局,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和創效水平。科學研判市場,持續優化營銷佈局、品種結構、客戶結構、銷售流向,靈活調整營銷策略,實施「精煤+配煤」戰略,確保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優化物流貿易產業佈局,明確貿易業務定位,堅持風控第一、量效齊升,創新開展以期現結合、貿金結合為代表的現代貿易,創造新的盈利增長點。 深化精益管理,確保降本提質創效。以精益管理為抓手,發掘內生動力,推動運營管控向集約高效轉變。一是嚴格對標管理,深入分析主要成本單耗構成,強化效益成本倒逼考核,力爭產品單耗達到行業先進水平。二是嚴格零基預算,堅持「剛性預算,剛性控制」,實施量本利閉環管理,嚴控各類費用支出。三是發揮共享平台作用,統籌資金、設備、稅務、人力等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實現資源共享協同創效。
資料來源: 兗州煤業股份 (01171) 中期業績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