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財經 Quamnet.com Logo
鍾記 Benny Chung
2019-07-02 02:24:00
《The Big Short》的啟示

早前旅遊返港時,在飛機上看了一套精彩的電影《The Big Short》(《沽注一擲》)。

《The Big Short》是根據Michael Lewis於2010年所寫的一本書《The Big Short: Inside the Doomsday Machine》改編,講述美國房地產泡沫及次按危機,最後如何演變成2007至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

電影描述美國樓價過去不斷上升,令人們以為房地產投資非常穩賺。銀行為了做更多按揭生意,貸款給供款能力較差或根本沒有入息證明和記錄的客戶,所以連脫衣舞孃都能輕鬆地取得銀行按揭貸款,買入多間物業收租,可見當時樓市的瘋狂,也埋下泡沫爆破的伏筆。

為了減低風險,銀行「打包」這些次級按揭,變成按揭證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簡稱MBS),並出售給投資者,將按揭還款的風險轉移給投資者。投資銀行對這些MBS進行了重新包裝,將其變為抵押債務證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簡稱CDO),而且還將它們分為不同投資批次,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這些CDO產品被大量銷售給世界各地的投資者。由於樓市持續上漲,投資者誤以為按揭違約風險很小,於是紛紛搶購這些高息金融衍生產品。

信用評級機構Standard & Poor's為了做生意,即使明知這些CDO的質素一般,也把它們評為投資級別AAA,唯恐生意會落入競爭對手Moody's手上。當之後次按違約率開始上升的時候,也不願意調低這些CDO的評級。

主角之一對沖基金基理Michael Burry早於2005年便看到美國房地產泡沫及樓市的極端不穩定性,並估計美國將會加息,按揭證券的價格將會大跌,於是買入大量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簡稱CDS)(基本上等於沽空美國樓市)。由於樓市沒有即時下跌,他早期須要承受龐大基金資產淨值下跌的壓力,只好硬性不容許客戶贖回基金,以渡過難關,否則可能便需要平倉……最後樓市泡沫爆破,為Michael Burry管理的基金帶來豐厚的回報!

《The Big Short》給我三點啟示。

(1) 當某項投資持續上升了一段長時間,人們便會傾向以為該投資的價格會繼續上升。這正是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Richard Thaler)(著名行為經濟學家)在電影中提及的「熱手謬誤」(The Hot Hand Fallacy),令合成CDO能夠迅速流行,引發美國2007年次按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熱手謬誤」是一種機率謬誤,主張因為某件事發生了很多次,所以很可能再次發生。Richard Thaler以籃球員連續投籃命中為例,當籃球員已連續投中多球,球迷會預期下一球定會再入球。這現象用於2007年時的美國房地產泡沫:當時樓價年年漲,人人都以為樓價肯定會繼續上漲。結果泡沫還是會爆破!

(2) 即使你看見泡沫,但泡沫爆破的時間卻很難準確預測,其上升的時間也許會較你估計的長,幅度也許會較你估計的大。因此,穩健的投資者不宜做過量槓桿,甚至不做槓桿。否則,泡沫未破,沽空者可能已經抵受不住賬面的虧損壓力或加追按金而破產!

(3) 太複雜的金融衍生產品,還是少沾手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