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財經 Quamnet.com Logo
林子俊 Colin Lam
2018-09-04 03:16:00
高管喊話股市,四大內銀可以撈底了麼?

大家有沒有想過,和大家生活最密切相關的企業,其實不是網購平臺、也不是支付和派紅包的即時聊天工具,而是上述所有平臺的基礎——銀行。

作為金融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內銀股在港股和A股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傳統板塊,四大銀行常年保持相對較高的派息率,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貪息”股民。

圖:息息相關的銀行 來源:香港電臺網站

隨著工行業績會的完滿謝幕,中國四大銀行在上周均已發佈了2018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和召開業績會。高管喊話股市,市場關注點圍繞著環球市場加息、違約企業頻頻爆發以及中國經濟增長對於內銀的業績影響。股民更希望知道目前內銀股是否可以撈底(補倉)。業績會報告很長,我們不妨重點關注以下三個業績中的“亮點”。

亮點一:四大行日賺30億,淨息差居首功

上半年四大銀行實現淨利潤5332億人民幣,日均盈利30億,四大行同比增長介乎4.87%至6.63%,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其中,工行賺錢能力最強達1604億,農行增長率最快達6.63%。

億元人民幣 工行(1398.HK) 農行(1288.HK) 中行(3988.HK) 建行(939.HK) 盈利 1604.42 1175.89 1090.88 1470.27 同比盈利增長 4.87% 6.63% 5.21% 6.28% 淨息差 2.30% 2.35% 1.88% 2.34% 同比息差增長 0.14% 0.11% 0.05% 0.20%

作為老本行,利息收入對銀行的盈利結構影響非常大。以工行為例,2018年上半年淨利息收入2776.16億,占了整體營收的大頭。而作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大銀行,工行擁有27萬億的資產,息差的任何一點變動都會對盈利有非常大影響。四大銀行今年上半年業績都有較好的表現,息差應居首功,但未來銀行能否“躺著賺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息差能否保持目前的水準甚至進一步擴闊。

對於息差是否已經到頂,不同銀行有不同觀點。中信銀行的高管表示,下半年存款成本增加,獲取存款客戶所帶來的息差壓力會逐步體現;建行許一鳴則認為下半年息差不會在上半年的基礎上下跌太多;郵儲銀行高管在業績會透露資金價格和市場利率(如債券)在今年快速下跌,下半年的淨差下降是大趨勢。

作為和民生、經濟息息相關的企業,銀行肩負著企業運營和對股東負責的責任,同時又肩負保持國家經濟穩定發展的任務。環球市場利率提升已經是趨勢,如何吸儲同時擴大息差,考驗的是銀行綜合展業和風控能力。從這點看,工行、農行和建行表現較好,中行則略微遜色。

亮點二:不良貸款率降低,撥備覆蓋率繼續提高

銀行貸款利率一般只有個位數,發生一單壞賬,就會吞沒十單甚至二十單生意的利潤。尤其在經濟不穩定和行業不景氣的時期,僵屍企業靠銀行供血勉強生存,長遠卻會為銀行帶來系統性風險。今年企業違約事件時有發生,萬幸的是四大行的不良貸款雖然從總金額上有所增長,但從比率上持續改善。尤其是農行的不良貸款金額和不良貸款率連續第二年出現“雙降”,雖然較其他三家銀行依然較高,但也舒緩了投資者的擔憂。

有趣的是,單獨看不良貸款率或許會造成“失真”。根據銀保監會的要求,銀行應該將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計入不良貸款。建行境內分行的要求比銀保監會更嚴格,凡是60天以上的逾期已經計入不良;農行行長趙歡更表示執行的更早,按照農行的規定,逾期30天以上的對公貸款全部計入了不良。由於計入的時間準則不同,該比率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工行(1398.HK) 農行(1288.HK) 中行(3988.HK) 建行(939.HK) 不良貸款率 1.54% 1.62% 1.43% 1.48% 環比下跌 -0.01% -0.19% -0.02% -0.01% 撥備覆蓋率 173.21% 248.4% 164.79% 193.16% 環比增長 19% 40% 6% 22%

撥備覆蓋率一詞在半年報和新聞媒體中市場出現,其意思是銀行在發展貸款業務時,為其中可能發生的壞賬或呆帳提前撥備一筆資金,這筆資金和其可能的壞賬比率,為撥備覆蓋率。

四大銀行的撥備覆蓋率今年上半年都進一步提升並遠遠高於100%的比率,這裡主要有兩個含義。其一透露了四大銀行普遍對於中國的宏觀環境和企業運營情況預期較為謹慎,進一步提高撥備覆蓋率雖然會影響到資金的運用和利潤記帳,但能加強面對風險事件爆發時的抵禦能力;其二,近期內外部環境變化在未來的時間可能對於中國的銀行業帶來衝擊,銀行已經為特定企業信貸收緊及僵屍企業出清做好了準備。下半年業績相信難以讓投資者“驚喜”。

圖:工商銀行行長 谷樹 來源:網經社

“撥備提取766億元,和讓利潤增加兩、三個百分點相比,哪個更能體現一家銀行的盈利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這是不言而喻的。”——工行行長穀樹

亮點三:基本面和股價背離,高管紛紛表示關注

“股價問題我們管理層也很關心。我們每天看兩次股價。基本上只要是市場交易的日子,哪怕是出差也看。為什麼看?我們知道投資者關心。”——農行行長趙歡在業績會表示

圖:農業銀行業績會 來源,中國網財經

“投資者和分析師覺得,我們的股價跟業績表現比較背離”——建行首席財務官許一鳴

今年第二季開始,P2P平臺跑路的報導充斥各大媒體,銀行股價和估值下跌的報導則遍佈財經新聞。看一眼港股,四大銀行H股的市賬率均已經跌破1,換言之工農中建的股價破每股淨資產值已成為常態。股價維度,工行目前股價5.78港元,較今年高位回吐21.36%;建行回吐23.1%,中行回吐25.7%,農行回吐20.8%。四大銀行H股均較恒指跌幅為深,投資者損失不少。

工行(1398.HK) 農行(1288.HK) 中行(3988.HK) 建行(939.HK) 市賬率PB 0.81 0.72 0.58 0.81 股息收益率 5% 5.63% 5.98% 5.02% 派息比率 30.48% 30.74% 31.43% 30.31%

內銀的業績增長但股價下滑,除了宏觀環境和大盤走弱的因素外,市場對銀行股的壞賬情況以及未來盈利增長擔憂相信是主要原因。加上資管新規和金融去杠杆,金融政策趨嚴對於A股銀行板塊的影響也拖累了H股表現,銀行高管的發話即使有幫助,估計也相當有限。

寫在業績會後:大行紛紛看漲,風險依然不小

四大銀行半年業績會已經告一段落,國際投行的觀點普遍樂觀。以工商銀行H股為例,業績後就有中金、高盛、德銀、滙豐、花旗、摩根大通、瑞信和中銀給出了買入或跑贏大市的評級。目標價介乎6.85港元至最高10.1港元,潛在升幅超過18%。盈利較弱的中行也有中金、交銀、摩根士丹利、德銀、摩根大通、花旗、瑞信、滙豐、高盛和美銀美林給予買入或增持的評級,最保守的目標也有超過15%潛在升幅。

筆者認為四大行最吸引投資者的是估值低,股息收益率高,但我認為風險其實也不少。例如工行的核心一級資本比率較去年顯著減少,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出現雙降;資管新規下,銀行的理財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對於全行業而言均面臨不少挑戰;淨息差有可能在下半年回落等,都為內銀股的中長線業績帶來負面影響。

從技術面而言,四大銀行今年從高位回落,均已步入了技術性熊市。四大銀行的中期業績只能說符合預期和沒有出現較大的系統性風險,假若要作為下重注撈底的理由,筆者認為似乎還未足夠。

来源:腾讯证券 利申: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沒有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