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財經 Quamnet.com Logo
止凡
2018-02-09 01:13:00
iM調查帶出感覺

剛看到iM早前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指其讀者入市意欲高漲。有這些調查真好,可以讓我們對市場有多點感覺,嗅嗅市場的焦味。

2018年股市非常暢旺,iM讀者中有高達95.8%重倉買入股票。他們大部分是近3個月才入市,持股1年以上的只佔25%。

投入資金方面,投入100萬元以上的讀者近40%,50至100萬的則佔45.8%。在波動市況下,他們大多選擇以短炒為主,近1個月的買賣股票次數最多高達20次。

入市的投資者中,有高達91.7%的人士認為,恒指仍有向上空間,當中上望40000點的達20.6%,有62.5%的讀者最高看36000點。

怎看也好,近期的市況都很熱烘烘,單看以上數據,甚至已經到了臨災邊緣。除了過熱、危險之餘,還有一些值得注意。

首先,訪問對象為iM讀者,這群投資者算是比較留意財經事情的,他們會相對快感受到股市暢旺而入市。

然而,「全民皆股」這個詞彙是需要平日不多留意股票的人也加入,連三姑六婆都買股票(不少可能是第一次開股票戶口),這警號會更大。因此,超過九成iM讀者加入投資,是熱,但未算最熱時。

這調查應該沒有計及這星期的大跌市,因此投資者對恒指的目標都頗正面,達到36000點到40000點,我反而有興趣想知道大跌兩天之後大家有何感覺。

有一點與我預期很吻合,即使是平日留意財經事情的iM讀者,大部分也是近三個月才買賣股票,只有四分之一持倉一年以上。相信,若調查一般市民的話,這數字應該更低。

觀察一下,近三個月才建倉的大有人在。身邊就有位朋友,平日極少沾手股票,上星期卻突然買入港交所,一買,大市就跌超過1600點,如今心驚驚地坐艇了。

當時朋友買入主因眼見有做iBank的朋友近期非常忙碌,內部正處理很多公司準備上市,於是感覺港交所未來應該有很多生意,因此買了一點港交所的股票。本想賺點個人進修的學費,如今變成交學費了。

當朋友與我討論時,我簡單問問除了這「信念」與「認為」之外,在買入前有否作一些基本估算,例如港交所的主要收入來源為何?港交所大約值多少?現價偏貴或偏平?朋友給予的答案當然是。。。「沒有」啦。

其實大家於這陣子看看這裡一些留言,或對身邊朋友觀察一下,都會感受到類似事件會越來越多,即平日不多沾手股票的朋友都跑進來買股票。仍是那句話,走進來股市投資前,先問問自己,平日都沒有投資股票,白紙一張地走進來就能賺錢,憑什麼?

這個common sense很重要,類似的說話都可以適用於KOL相關事情,賭波、賭馬、bitcoin,有錢賺、有錢分?人家與你非親非故,何解要帶領你賺錢?

大家可能奇怪,這裡在股市低潮時冒著被罵風險講買股票,更考慮借貸,有人話「越買越跌,賺息蝕價,總有人喜歡,傻的嗎?」,多麼難聽的言論滿場飛。如今股市高潮,多人湧來,這裡依然講來講去不入肉,又無冧巴,又無投資建議,反而不停叫人反思何解今天才對股市有興趣,是否很趕客呢?

悶、少數、逆向、平淡,從來都是這裡的特質(或氣質)。若今天有人誤闖進來,突然對股票有興趣,拿投資意見,甚至忽然憧憬借貸槓桿操作,唯有能叫醒一個得一個吧。

iM調查連結: http://imoney.hket.com/article/2007810

網誌:cpleung826.blogspot.com fb page:facebook.com/cpleung826 雪球:https://xueqiu.com/cpleung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