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立武(Lip-BuTan)被任命為新任執行長後,投資者開始重新審視英特爾(INTC)的股票。他接任之際,英特爾正努力追趕競爭對手,並發展能夠與台積電和三星競爭的代工業務。
由於英特爾股價下跌,以及該公司在前管理團隊的帶領下未能追趕上來,其股價目前處於1997年的水平。現在的問題是,英特爾是否能夠引發期待已久的復甦,或者在半導體產業激烈的競爭中,英特爾投資者是否注定會陷入進一步的停滯。
英特爾的新方向
陳立武執掌公司後,投資者可能不知道該如何看待半導體股。2010年代,該公司的產業領先地位逐漸消失。隨後,在前任執行長Pat Gelsinger的領導下,該公司重新奪回技術領先地位的雄心勃勃的計劃未能實現,現在判斷該公司是否能夠憑藉其代工業務再次成為頂級芯片生產商可能還為時過早。
無可否認,陳先生的履歷看起來非常適合這份工作。他在半導體和軟體產業擁有超過20年的經驗。他還曾於2008年至2021年擔任Cadence Design Systems的首席執行官,期間該公司股價上漲了近2,700%。
現在判斷陳立武的領導將帶領英特爾走向何方還為時過早。然而,他計劃出售非核心資產,使英特爾成為一家「以工程為中心的公司」。此外,他還希望提供一個有競爭力的人工智能平台。在英特爾取消了失敗的Falcon Shores AI加速器之後,這種新方法可能是一個可喜的變化。
此外,在分拆代工業務的傳言四起時,陳立武重申了對該企業的支持。他尋求吸引兩三個另外的主要客戶,並繼續與美國政府合作。英特爾在美國運營的代工廠數量比任何其他公司都多,這使其很可能在半導體製造業復甦中發揮關鍵作用。
財務挑戰
不過,陳立武表示,復甦“不會容易”,財務狀況也證實了復甦的艱難。2024年收入總計530億美元,比2023年的水準下降2%。同時,銷售成本上漲了10%,公司也承擔了近70億美元的重組費用。這項虧損加上80億美元的稅款導致該公司淨虧損近188億美元,遠低於2023年的17億美元利潤。
該公司狀況的惡化可能最好地體現在其自由現金流上。自由現金流為負22億美元,較2023年的負119億美元有所改善。然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英特爾不得不將房地產、廠房和設備的淨購買量削減一半以上,至105億美元。這可能導致其第一家俄亥俄州鑄造廠的開業時間被推遲至2030年。
財務狀況的惡化和開發有競爭力的人工智能產品的困難導致該股票在去年下跌了一半以上。此外,利潤的下滑使得市盈率成為毫無意義的估值衡量標準。不過,由於英特爾股價僅為銷售額的1.8倍,且較帳面價值折價4%,其面臨的挑戰很可能反映在其股價上。
英特爾股票值得買嗎?
考慮到英特爾的現狀,除非出於投機目的,否則它可能不值得買入。事實上,英特爾繼續創造可觀的收入,其廣泛的代工足跡可能有助於其復甦。
儘管如此,由於失去技術領先優勢和財務狀況惡化,陳立武在讓英特爾重回正軌方面面臨著巨大挑戰。儘管這使得英特爾股票變得便宜,但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改善,股東可能必須等待很長時間才能恢復。
最終,由於英特爾的發展道路並不明朗,它可能必須展現出明顯的技術進步跡象並贏得關鍵合同,業務和股價才能復甦。
作者:Will Healy, The Fool
原文刊登於 HKMoneyClub
更多你或感興趣內容: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hkmoneyclub以下平台,接收更多分析評論!
Facebook:hkmoneyclub (https://www.facebook.com/hkmoneyclub)
Instagram:hkmoneyclub (https://www.instagram.com/hkmoneyclub)
YouTube:hkmoneyclub (https://www.youtube.com/@hkmoneyclub)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