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財經 Quamnet.com Logo
山頂老師 Thomas Poon
2024-03-13 13:47:46
繼續輪動(始發於20240312)

即便外圍美股的狂牛之聲似「亢龍有悔」音量轉弱(虛擬貨幣則仍處癲狂狀態),日經指數周一(因加息傳言)大挫,並沒有抑壓中港兩地股市中參與資金的熱情。

市場歷經了數天的表面的乏疲,又一次有趣且巧妙地照應了我在前一周專欄文章中的猜度,有國策和高層意志的指引,恰值又有外資大行對內地個別大白馬股的唱好,資金在周一撤出高息中特估,流向科網、新能源車和光伏儲能乃至消費板塊,一邊輪動,一邊推高指數。

內地高層呼籲提升「新質生產力」,對應科網和新能源板塊的回勇。同時,大行唱好寧德時代,成為新能源車板塊的上漲領頭羊,放出逾130億的巨量成交。關於新能源車,還傳出將推出新舊置換補貼、降低買車貸款首付等政策。與此交疊,市場還「借用」了英偉達CEO黃仁勛的言辭(「AI的盡頭是光伏和儲能」),結果一大堆股票「有理無理」手拉手起舞。另外,內地二月的CPI數據略有好轉,造就了消費股的上揚。如此,一方面,已進一步確認農曆年假前大市已觸底,另一方面,中港兩地股市仍處於融融暖意之中,上漲的勁頭沒衰竭。

有客戶上周末問我,內地經濟和兩地股市,會否追步日本失落的二十多年。我說,在去年四月後,整體經濟局面的確非常糟糕,有許多跡象跟九十年代初時的日本很相似,明顯存在通縮、向內塌縮的趨勢,某些側面甚且比當年的日本更堪憂,然而,動輒十幾二十年的未來,我們需要持抱謙卑的心態,不宜輕易蓋棺定論,只宜說,從去年始計,三數年內整體好不到哪裏(尤其是房地產),但有前車之鑒,也許有些東西可以通過理性的策略運籌得以做得更好,而且,國人勤勞耐苦,出現舉國躺平的狀態是不可思議的,況且,十四億人口的超級大國,兩地分別五千多和三千多隻股票(上市企業),要找幾家至十數家可以無視逆境的較佳的投資標的並不困難。短中期而言,重要的是,已經歷了資本市場的深度恐慌、外資乃至不少內資的持續了頗長時間的嫌棄,加上有國家資金入市托底,一定程度的反彈是值得期許的,甚且,現在不是放棄之時,反宜重新入市或加倉。另一側的思路是,中期,當外圍股市已沒有藉口再無視估值亂放煙火之時,資金未嘗不會重新考慮折返仍處於估值窪地的中港兩地股市。當然,我個人仍然確信,長期而言,不折不扣的法治、具足夠深廣度的開放、更佳的收入分配、創造極富創新力的土壤和環境、國民的財產和諸種應得權利得到無條件的憲法法制的保障,才是整個民族重新激揚向上乃至最終進駐世界舞台中心的「定海神針」。

板塊和個股方面。港股中的高息中特估,尤其是如能源(石油和煤炭)和電訊,最多只會階段性在輪動過程中稍事歇息,有人猜測已到頂「過氣」,我覺得是一廂情願(但A股的相關股票則難說);如果後續一些央企國企仍能派發高息、改善運營效益、進一步提升股東回報率,其估值擴張之路遠未到終點。也所以,依然值得成為投資倉內的核心成員。

新能源車板塊,雖然國策仍將持續助力,但對不少表演者而言,面對的仍然是「水深火熱」的景況。憑藉技術優勢、成本優勢、規模優勢,在二十萬價格以下,當比亞迪已擺出了將持續數年的「你不想讓我活,誰也別活了」的架勢之後,相當一部分的市佔,同業們是要拱手讓出來的。現在回顧比亞迪二月份的差弱銷售表現,並非全然是被動的,應是放大招前的諸種產能方面的積極調整。三月份始,技術強度更高(新的超級混動版本、新的純電平台架構和其他黑科技)一籮籮推出的新車型,加上出口增加和今年內一至兩個海外工廠的初步落成,將助力該企業在第二季後重新抬升其利潤梯度。不過,讓我一直納悶的是,儲能、電動巴士等業務按理已經發展得不錯,為何,居然對比亞迪的整體利潤沒見帶來多少幫補……個人覺得,作為國際性領軍式企業的話,尤其是當歷經了超級股災中國的民企國企都理應進一步提升管治水平的形勢下,各項細分業務,是否應該向投資者更透明化一點?

值得點出的是,在輪動行情之下,短線的持倉和買賣策略不容易編訂,不少板塊的股價此起彼落,投資組合的帳面值將無可避免跟指數的漲跌步伐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