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財經 Quamnet.com Logo
2022-09-16 10:55:15
深度分析美國醫藥製造的可行性與醫藥板塊展望

9 月 12 日,拜登簽署一份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製造倡議,確保可以在美國製造所有在美國發明的東西。目的是在國內創造就業機會,建立更強大的供應鏈,並為美國家庭降低價格。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美國重拾製造並非易事,看之前20 世紀50 年代、60 年代、70 年代三次產業轉移,美國已經將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業轉移至其他國家,而專心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自 2007 年金融危機後,美國開始審視去工業化戰略,又在 2016 年末美國政府提出“企業回歸”戰略來發展本土製造業,但是效果甚微。2021 年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占比非農就業人數 8.3%,相比 2009 年 9.1%降低 0.8 個百分點。

__美國需要人才__

資本、人才和市場是產業發展的三要素。美國試圖通過資本和龐大的美國市場讓製造業重回美國,但卻缺乏足夠的“人 才”。根據美國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研究中心預測,到 2025 年, 中國將有約 77000 名理工科博士畢業生,幾乎是美國(40000 名)2 倍。 2022 年 8 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晶片與科學法案,該法案總金額達 2800 億美元,其中包括對本土晶片製造及研發投入 527 億美元補貼。但即便有資本補貼,如何在美國招募足夠的半導體製造人才仍然是當前半導體製造企業面臨的問題。同理,即便美國提供資本讓醫藥製造重回美國,如何招募足夠的醫藥製造人才也將是醫藥製造企業面臨的問題。

__拜登倡議將抬高美國藥價__

中國擁有完善的化工產業鏈和工程師紅利,製造成本相較美國更低。醫藥製造重回美國勢必增加美國醫藥製造成本,抬高藥物價格。此外,2022 年 8 月,美政府試圖通過《通脹削減法案》降低藥價,該法案與此次藥物製造重回美國相衝突。

__中國 CXO 企業佈局海外工廠,來應對美國政策的不確定__

舉藥明生物為例,他們已在美國、德國、愛爾蘭投資建廠,2022 年 7 月 19 日公佈其在新加坡投資建廠計畫,計畫未來十年內投資 14 億美元在新加坡打造一體化 CRDMO 服務中心。同日,藥明康得宣佈在未來十年投資 14 億美元在新加坡建廠,用以提升全球化運營能力。

__醫療板塊的展望__

我們認為,市場上有四個因素利好醫藥板塊,2022年第四季度有機會反攻。首先是疫情後復蘇及醫保支出穩增長,疫情精准科學防控的變化,有利於處方藥的放量及消費醫療恢復,每年醫保資金支出增長超過12%以上,醫藥產業仍在持續做大。

第二是創新藥政策端回暖,創新藥的簡易續約、創新藥鼓勵部分單臂臨床試驗、創新藥的DRG豁免等一系列政策有助於國內創新藥健康發展。第三是醫藥板塊估值較低,處於約近十年較低位置。從估值水準看,2010年初至今醫藥行業PE最高73倍,最低23倍,平均值37倍,目前醫藥行業PE約24倍,遠低於歷史平均估值;即便估值最貴的醫美、醫療服務等板塊近期估值也出現明顯回落。第四,從基金配置比例來看,醫藥標配約7.6%,全基配置比例不到4%,顯示醫藥板塊被公募基金嚴重低配,做空醫藥板塊動能枯竭、低位醫藥板塊有估值修復的內在驅動。

但對生物科技公司的研究涉及到高度專業的知識,收益方面易尋在資訊不對稱,令各類投資者步入該領域變得充滿難度,投資者通過追蹤受認可的指數,底層投資組合可以對生物科技公司進行客觀和系統的定期篩選,具有更高的市場代表性。對醫療板塊有興趣, 投資者可以參考華夏恆生生科(03069.HK),是港股市場首只追蹤純港股生物科技股票的ETF,通過一隻ETF即可投資於香港上市95%市值的生物科技、藥品、醫療設備相關的港股,該ETF 的十大權重股包括藥明生物、石藥集團、信達生物、藥明康德與京東健康等知名藥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