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最近有個煩惱,希望你可以比少少建議我。手頭上有100萬現金鬆動可用,單身,不婚不生育,想搬出來試下自己住。
不過,朋友極力勸我買樓,話100萬夠買層細樓我一個人。我看過如果買細單位,我的區最平也要300、400萬,實用280呎左右,樓齡就38年,月供1.6萬元。
我而家37歲,收入平均每月4.2萬元左右,7除8扣都夠供,工作就可以穩定,但幾年後有機會要轉工,人工會少1萬元。
不過,我覺得反正都是單身,無謂如此辛苦,租樓住算呢?
還是我照買樓,租給人先?不要用全部資金?
個案重點:
擁100萬元 37歲,單身 月入4.2萬元 幾年後有機會要轉工,人工會少1萬元 ### 重點目標:
想搬出來試下自己住 是否買樓 ## 分析:
買樓自住,最重要是滿足兩個條件:「供得起」+「物業滿足未來10-20年的住屋需求」。
每個人都有自住的需要,長遠都有置業的需要。
以你的收入,加上你的人生規劃,的確可以考慮買入一個單位自住。
現時香港處於加息周期,利息的成本比之前高,租樓住,可能較爲划算。
不過,如果你長遠打算獨立的話,現時樓價有所調整,不失為一個買入的時機,只要是滿足到我開頭講的兩點就得。
其次,當考慮買入物業的時候,最重要都是看該物業的質素、呎價、預期租金回報率,特別是利用「呎價,預期租金回報率」去比較同區同類單位,以確定該物業的平貴水平。
另外,你再要審視其升值潛力,未來地區上、交通上、生活等等的配套發展,才去下一個結論,這會較好。
至於30/40年樓齡的物業,如果本身係有質素(如位置、附近發展、配套等),而又保養得好,都依然有平穏升值能力。如果係大型藍籌屋苑,升值能力就會更佳。
但當樓齡再高,就有機會面對潛在維修成本,而且做按揭都會較難(變相你想換樓,會較難找到新買家)。這時候,物業價值就有機會出現倒退,你要留意。
至於物業先放租,在香港現時法例下,是不能以高成數按揭進行的。如果要投資物業收租,最高的按揭成數不能高於5成,高於5成者,只能自住。
另外,我再講多少少香港樓市的情況,中國及香港經濟未完全回勇,相信樓市難以大升,但未必會大跌,相信會平穩。
另外是高息因素,高息對樓市會不利,這就早1、2年樓價回落較多的原因,不過,這個因素基本上已反映,加上香港買樓需求仍大,相信不會大跌。當美國利息趨向更低水平,會對香港樓市有穩定作用。
至於內地資金買香港樓,相信香港樓的吸引力,未必及過往,因此內地人買香港樓雖然會存有一些需求,但不會因此而大幅推高樓價。
在投資價值方面,租金回報率不高,以及按揭利率不低,加上長遠樓價難以倍升,令香港樓的投資價值,並不高。
相信樓市在長遠計,因供求關係,較難大跌,不過,也不會有大升的情況出現。
不過,近年移民的確令需求略為減少,加上政府將加大力度找地起樓,所以長遠,供求將慢慢好翻,無過往咁失衡。
政府現時有較大決心處理好樓市問題,我相信會令之後的供應增加(不是中短期,要長期才慢慢見到),因此,樓市不會大升,但相信都較難大跌(始終需求大)。
長遠計,樓價會平穩,不是倍升,不會好似過往般倍升,而是平穩,同時,由於需求大,要大跌也不易。
因此,香港樓作為自住的價值仍在,中短期不會大跌,也不會大升,以穩定為主。長遠來說,暫時睇未必會大跌,最多只會平穩加少少向上。投資價值,就只是一般,未見好吸引的水平,自住則合理,可以考慮,最重要是考慮自己的負擔能力。
作者:龔成
原文刊登於 HKMoneyClub
更多你或感興趣內容: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hkmoneyclub以下平台,接收更多分析評論!
Facebook:hkmoneyclub (https://www.facebook.com/hkmoneyclub)
Instagram:hkmoneyclub (https://www.instagram.com/hkmoneyclub)
YouTube:hkmoneyclub (https://www.youtube.com/@hkmoneyclub)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