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成
2025-04-30 11:00:14

【龔成問答信箱】(Q41441-Q41450)

Q41441:

成師傅🙏🏻 有事想請教 我真係好學習經濟,股票,金融等知識。 等我喺股資路上行行更好。請問我去請個BBA 值得嘛?

龔成老師:

因為讀個BBA課程,要花較長時間,同時又要有一定的資金,加上部分只是打工作用,因此,未必值得。

因為你的目標是「學習投資」,而不是要這類學位去「找工作」,所以,你應該學一些更精準的內容。

我會建議你集中力量,去學習「價值投資法」,因為巴菲特,即是全球投資賺最多錢的人,都是用這方法,你接下來,只要大量花時間學 「價值投資法」就得!

當然,你如果要基礎知識,你睇我的書,上我的課程也可以,因為我都是以「價值投資法」,作為核心的投資方法,我都是利用這方法,助我由月入萬多元,去到財務自由。

Q41442:

龔Sir想問2382出左業績好,但股價跌?🙏🙏

龔成老師:

舜宇光學(02382)公布業績,去年盈利按年升1﹒46倍至27億元人民幣,末期息增1﹒43倍至53﹒2港仙,收入則升21%至383億元人民幣。

不過,集團對未來展望保守,指面對逆全球化程度持續加劇,國內產能過剩引發內捲式競爭與產業加速整合,將對企業產品創新、運營效率與組織韌性提出更高要求,所以市場對之後的情況有所擔心。

Q41443:

龔sir, 1928,現价值得入嗎?謝謝

龔成老師:

金沙(1928)你預短期弱,始終消費力弱。

但不是無質素,可以長線持有,本身擁有一定的資產及品牌,加上以賭彩加娛樂模式進行,企業有一定的價值,雖然澳門最高速發展年代已過,但相信仍長遠仍有平穩增長的能力。

佢業務情況慢慢向好,但全面回勇始終需要時間。

金沙投資價值仍在,不過就不是高增長股,相信有平穩增長的能力,同時有一定的派息,現價合理,分注投資,長線持有,可以。

但由於近年業務風險增加左,因此,不建議投資太多。

Q41444:

龔sir, 2433現价值得入嗎?謝謝

龔成老師:

越疆(2432)主要從事協作機器人的設計、開發、製造及商業化。業務有一定的發展力。集團的協作機器人可按軸數分為六軸協作機器人及四軸協作機器人兩類,配有可操作機械臂的標準機器人。集團的產品包括:

(1)CR系列:包括六軸協作機器人型號,面向尋求實施靈活生產系統的工業製造商,應用於汽車、消費電子、半導體、醫療、化工、零售等眾多行業。

(2)Nova系列:以極致輕量化及用戶友好的六軸協作機器人產品為特色,提供2千克及5千克有效負載選擇,專為面向客戶的使用場景而設計,如咖啡店咖啡製作及拿鐵拉花、診所理療及自動售賣機現場飲品沖泡等。

(3)Magician系列:包括兩個型號的四軸協作機器人及一個型號的六軸協作機器人,專為教育機構設計,用於協助學生學習STEAM課程,如AI及編程、協作機器人應用培訓及科研培訓。

(4)M系列:包括兩個四軸協作機器人型號,專為輕工製造業客戶設計。

(5)複合機器人:整合移動底座及咖啡站等額外部件以及可執行精密工作的定制編程,應對各個行業中的特定使用場景,如碼垛、焊接、移動操作及職業培訓。

(6)配件:主要包括視覺傳感器、力傳感器及電動夾爪等模組化部件,可根據使用場景連接到CR系列、Nova系列及Magician系列。

企業有一定的發展力,但這刻的具體生意未算得多,仍要時間發展,加上這刻仍在虧損階段,未能確定具體盈利時間。

這刻要進行估值十分難,因此,企業雖然有發展,但根本無法得知當前平貴度,市場只能從前景等因素去推算,但參考度並不高。如果睇好企業,也只建議小注投資,同時要明白股價會十分波動,高風險類。

Q41445:

老師好請問禾賽長線可以嗎 ,佢地家被列為軍工,長線點睇💪🏻

龔成老師:

禾賽 Hesai Group(HSAI)在全球激光雷達行業,有相當的技術及優勢。

禾賽科技集團從事三維光探測與測距解決方案(LiDAR)的開發、製造和銷售。

其 LiDAR 產品支持廣泛的應用,包括配備先進駕駛輔助係統(ADAS)的乘用車或商用車輛、提供乘客和貨物移動服務的自動駕駛車隊、最後一公裡配送機器人、街道清掃機器人以及在限製區域中的物流機器人等應用。

該集團將其運營組織為兩個部門:LiDAR 部門和氣體檢測部門,其中 LiDAR 部門產生最大收入。從地理位置上看,公司在北美、中國大陸、歐洲和其他地區運營。

不過要留意,雖然業務高速增長,但未有具體盈利,因此企業價值根本好難計算,所以,股價會較為波動。企業發展力有,但考慮到股價波動及估值不確定因素,只宜小注投資。同時要明白當中的風險。

Q41446:

Hello~請問今年會唔會再係澳門開班呀?

龔成老師:

2025年相信不會開澳門班,因為我今年太忙。

要到在2026年,會在澳門舉辦基礎班!

你或者可以預早留位,whatsapp 852-55457212,打「留位澳門班」就得。我地有具體資料就會 whatsapp,你可到時先決定報唔報,無所謂。

Q41447:

我全倉7成中電2號仔

龔成老師︰

中電(0002)都有質素,是不差的收息股,長線投資無問題。

佢在香港、澳洲、中國等地都有業務。業務穩定,現金流強,這類股適合收息。

不過,唔好集中晒個別股票或行業,以免出現過度集中性風險。

建議個股和個別行業,不要高於組合15%和30%。

如果你係以收息為目標,以下都是一些可選擇的收息股。你用佢地做個平衡配置,長線會更穏當。

目標是5%以上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高息基金(3110)、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置富(0778)等都可以,你可以了解下,並從中選股。由於收息股股價都會有上落,因此要控制每一隻佔股票組合的比例,不能超15%,最好在10%以下,而3110由於是一個組合,比例可比個股高。

另外,有些更有超過8%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你可以小注考慮,例如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偉易達(0303)(記住,股價略波動,不能太過大注)。

Q41448:

龔sir, 請問有什麼醫療股值得買入?平安好醫生(1833)和京東健康(6618)值得買入嗎?

龔成老師︰

平安好醫生(1833)和京東健康(6618)可以投資,但佢地不確定性高,加上行業潛力度略減,長線不宜持有太多。

另外,可以考慮中生製藥(1177)。

此股長遠有發展,不過市場其中一樣擔心是中國政府的採購政策,影響企業賺錢能力。

自從帶量採購政策開始,部分中標藥物降價幅度可以超過五成,對相關企業影響不少,令中生製近年的股價較弱。另一方面,中國政策近年鼓勵藥企發展創新藥,而過往不少藥企都以發展坊製藥為主,故此對不少藥企有所影響。

雖然這些行業政策的改變,影響了企業的賺錢能力,不過,行業同時進行汰弱留強,所以長遠對一些較有實力的企業來說,不一定是壞事。而中生製藥,是中國藥企中,其中一間較具研發能力的,而經過近年的投資期,特別是部分創新藥陸續進入收成期,這股將慢慢好轉。

部分創新藥,開始為中生製貢獻不少收入,同時增長快速,加上近年投入大量資金研發,考慮到這企業過往能不斷推出新產品及擁有的研發能力,相信之後能保持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投資這類醫藥股,投資者要集中睇長遠前景,而不是短期情況。

這企業短期仍受中國政策等因素影響,但長遠,企業仍是擁有一定的研發能力,長遠仍是有發展的。

要留意,始終醫藥企業有風險的,投資者要考慮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控制注碼,如果你投資後不能承受股價波動風險,就不建議投資這股,同時,要控制佔組合比例不宜過多。同時要耐心持有,等企業收成。現價算是合理區底部。

之前我有出過影片分析佢,你可以睇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vHAyP77Pss

Q41449:

龔sir,你好,想問下關於華潤電力估值問題,見到龔sir最近回覆網友都係話合理區中間,但我自己計可能太進取,計到合理區底部或者便宜,想了解返有冇邊到計錯

岩岩出左新業績,考慮到佢可再生能源增長既確定性,我用最新2024年加預計增長15%,有代表性EPS 2.97x1.15=3.42,合理市盈率6-12,估值大約20-40

我見大行報告預計增長更加進取,每年EPS 10%增長,如果我用2.97x1.1x1.1x1.1=3.95,合理市盈率6-12,估值大約23-47,但我驚太進取,所以冇用,淨係用黎計投資值博率,當佢大成功咁計

另外我用EV/EBITDA估值,用最新2024年EBITDA 396冇加預計增長,合理企業價值倍數7-10,估值21-46

EBITDA我用2024年冇加預計增長,如果加埋增長同市盈率估值法差好遠,係咪有邊到計錯左?

唔知有冇拎錯d數黎計,我用2023年做例子

EBITDA=經營利潤182億+折舊攤消147億=329億

市值=平均股價16.09x發行股數48.1=774億

少數股東權益

係咪永久資本證券持有人同其他非控股制性權益都要計?

107億+89億=196億

銀行貸款=長期借貸1258億+短期借貸334億=1592億

現金41億

EV=774+196+1592-41=2521

另外想問埋領展既估值,我用股息率評估法計算,有代表的每股股息用2.7,股息率用2020年-2025年平均3.71%-6.48%,估值大約39-76,咁樣計合理嗎?

最近我想搵有增長力又有高息既股票,暫時睇岩呢兩隻,龔sir覺得呢兩隻邊隻投資值博率高d?謝謝

龔成老師︰

1) 其實,你做華潤電力(0836)個估值,如果用新架EPS計,現價可以算合理區中下位置。

但我唔太會當佢係低位,因為佢轉型其實用唔少錢,拆舊、融資支出、以至未來電費定價(因為係民生事宜)等,都係不明朗架負面因素。

當然,轉型(再生能)令佢盈利大幅提高,再加上係國策,都係加分位。

但考慮到2者去拉一個平衡,我會保守少少,當佢現價合理區中下。當然,你個估值,未至於不合理。

2) 領展(0823),你個估值方法,係可以。

但考慮到領展未來發展潛力,以不如過去多年,故有必要對過往數字打個折扣。

當然,如果佢未來海外發展,見到係明顯理想,我會加翻大個估值。但暫時考慮到香港經濟,人們消費模式長線轉變等因素,我會保守點。

我建議你將計結果,打個85折,會更加切合佢未來發展狀況。

Q41450:

老師你好!你認為單座新居屋樓高17層420伙管理費每呎$4.8-4.9,附近同樣新居屋但有幾座近2000伙管理費每呎$1.8,是否不建議買前者?樓價呎價接近。

原計劃買400呎單位一家四口自住,計一計條數差$1200管理費,已同長老同住公屋5年沒有逼切要買。

龔成老師︰

佢個管理費,的確唔平。

我相信你都明白,自住物業我地2大考慮點︰

1) 是否適合長線居住

2) 是否長線供得起

考慮到佢地位置相近,呎價也相近,唔太建議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