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財經 Quamnet.com Logo
林子俊 Colin Lam
2021-07-15 10:44:43
餐飲為何突然火爆 上

在香港上市的餐飲股除了極少數外,大部分表現都強差人意。就算這部分“極少數”,受累於疫情影響,股價全部都下跌不少。然而就在疫情的背景下,2020年中國餐飲業融資卻頻頻出現“大deal”,奈雪的茶、Manner coffee、文和友餐飲、湯先生,乃至蘭州拉麵和沙縣小吃,都出現過10億人民幣的投融資。高瓴資本、紅杉資本等一眾大牌基金公司紛紛入局,究竟這些傳統的重資產生意,為何突然會受到資本市場的熱捧?

從資產配置角度,隨著國內對地產進一步收緊,科技企業估值已經不平,不少資金選擇新賽道和領域不難理解。民以食為天,隨著內地疫情快速受控,目前絕大部分城市已經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具備良好現金流的餐飲業被資本市場看中。

但餐飲也有區分,和一般人的理解不一樣,真正好味道,大廚技藝精湛或者食材獨特,出品精美的餐廳反而無人問津,不少資金甚至首要要求是不能有米芝蓮廚師。原因是即使再多的資金,也很難保證可以請到好的廚師,部分產量非常少的食材也難以複製。相反一些家常菜或常見的菜款,可以採取中央廚房規模化,多店策略實現營收的快速增加。即使口味並不是最好,但只要多店統一口味,消費者也願意埋單。換一個角度,只要資金到位,也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將成本壓低,和其他同類餐飲店打燒錢戰。

其實香港早已將此模式玩得滾瓜爛熟,美心和大家樂的菜品,絕大部分也是中央廚房預處理後,店內簡單加工即可出菜,筆者作為常客也不會太介意菜款不是現炒。相反在疫情期間,因為這些連鎖餐廳的菜款工序規範和統一,衛生層面反而更加放心。

因此內地投資連鎖餐飲的思維一定程度上已經互聯網化,利用資本的優勢將一間或者數間具備成功例子的餐廳包裝為網紅店,研發中央廚房或者工廠保持口感標準,快速在全國各地開展分店。即使短期的投入較大而產生虧損,絲毫不阻擋資本的熱情。作為投資方,相信的是只要成功將其他同類型的餐廳逼死,建立足夠高的客戶認知度,日後就可以帶來強勁的現金流和利潤。說起來,一間餐廳的生命週期比一般的遊戲或者APP都要長不少呢。